企業:市北區張席珍小兒推拿工作室
聯系人:張老師
手機:13805321739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膠州路6號丙
網址:www.lemmermans.com
教你小兒推拿大腸和小腸的功能和手法
現代臨床醫學已經證實了穴位和經絡的治療功能。穴位是經絡Z的重要點。通過刺激穴位,可以調節經絡氣血,平衡陰陽。當然,有足夠的正氣。如果正氣存在,邪惡是能的,即抵抗力增強,患病的機會相應減少。
下面小兒推拿培訓給大家講講小兒按摩大腸和小腸的功能和手法。
一,大腸
位置:在食指橈側邊緣,從指尖到指根成一條直線。
操作:將兒童食指固定在術者左手虎口內,用右手拇指外緣推。從指尖推到指根,稱為補大腸,從指根推到指尖,稱為瀉大腸,來回推。100~500次。
功效:補之固腸澀便,瀉之清利臟腑濕熱,平補平瀉導積滯。
主治:積食、口瘡、痢疾、腹瀉、肛門紅腫、脫肛、轉肛、便秘。
注:大腸腸有固腸澀便的功效,但水瀉(即濕熱瀉)時,應以利尿為主。推大腸時,先用瀉法、清法,尿多后再用補法;緊急重時先用瀉大腸,癥狀緩解后改為清大腸或補大腸。虛證,脫肛者應使用補充方法;肛門翻轉,肛門紅腫,便秘者應使用瀉法或清法。
二,小腸
位置:在小指尺側緣,從指根到指尖成一條直線。
操作:兒童立掌。手術者用拇指和其他四個手指相對,側握兒童四個手指,使其小指尺側面暴露,然后用右手拇指推,從指根推到指尖,稱為清小腸(或利小腸或小腸)。一般100~500次。如果單獨推小腸,可以推1000次(如果沒有小便)。
功能:分別清濁、瀉熱利尿。
主治:無尿、尿頻、尿閉、尿少、口瘡、伸舌、舌、木舌、唇裂、尿道炎。